回溯晋商历史 重振晋商雄风
来源:转载《山西晚报》 | 作者:郑淑芳 | 发布时间: 2019-07-09 | 23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晋商,一个辉耀了中国500余年商业文明史的响亮的名字;一个在中国商业与金融业史上留下光辉印记的商帮;一个在世界商业史上亦为之称道的商业奇迹。他们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,足以使今天的每一位晋人商者为之自豪,为再造新山西,为山西的繁荣而重振晋商雄风,再铸晋商辉煌。
  晋商活跃于中国商业舞台,有历史和地域环境的原因,但关键是其“儒贾粗养,义中取利,富以俭为,诚信为本,崇尚和谐,勤奋敬业,勇于开拓”的商业精神所造就。让我们一起走进晋商的历史,探寻晋商辉煌的奥秘吧。
  一、晋商的渊源
  古为晋地的山西有久远的经商历史。迄于春秋战国,直至明清,有关山西人经商的记载不绝于史,晋商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商人,同时也是最成功的商人。
  山西地处中原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“北收代马之用,南资盐池之利”,境内埋藏有煤、铁、铜、铝等多种矿产资源,农业、手工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传统。南部的晋南盆地、中部的晋阳平原、东南部的上党盆地,都是历史上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。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,品种多样的农业及手工业产品,奠定了山西商贸繁荣的先决条件。
  二、晋商的发展
  晋商作为一个商帮的名字出现在中外历史上,是明清时期的事情。有着悠久经商传统的山西人,敏锐地抓住历史机遇,应运而起。早在明代,就与徽商并立称雄于中国商界。入清之后,晋商更是审时度势,搏击于商海,把无所不包的商品贩运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去,成为了当时中国势力最大的商帮。
  早在明末,在张家口的晋商便出入辽东与清政权有生意来往。清军入关之后,受到朝廷信任的晋商把握时机,大力开拓,如鱼得水。晋商船队组成的“船帮”。骆驼马骡组成的“驼帮”,成为一代中国商人的重要标志。在19世纪中俄“茶叶贸易”中,晋商又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商,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,创造了晋商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。

  三、晋商的经营之道
  明清晋商的成功,除过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之外,是有其特定的思想根源的,这就是他们发扬了一种特殊的商业精神——晋商精神。晋商精神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,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结晶。其根源主要是建立在中国儒学思想以及关帝崇拜之上的。明清众多商帮中,晋商与众不同的提出一种“儒贾相通”观。读书受业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晋商“以德为邻”,“处财货之场,而修高明之行”。“关帝崇拜”核心价值观“忠信仁义”,更是晋商经商活动中信奉遵循的重要准则。

供奉于晋商会馆内的关公塑像

 


  晋商经商立业,不畏艰辛。塞外大漠、江南水乡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;在鼎盛时期,晋商经商区域北至俄国恰克图,东至日本东京,创立票号,垄断中俄边贸近200年,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。经营之道科学规范、意识超前,在明清及封建中国的商界中独树一帜。其经营实行经理负责制、从业人员学徒制、利益分配人身顶股制;号规铺规完善严密,营业账簿分类详明。这既是明清晋商的过人之处,也是他们走上成功之路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  1.经理负责制。晋商在商号经理的聘用上实行唯才是举。经理聘用之前,先由财东对拟聘人进行严格考察,确认其才智作为、经商谋略、办事能力、品德为人等。一旦确认可用,便恪守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之道。
  2.人身顶股制。晋商在劳资制度方面首创“人身顶股制”,晋商商号的掌柜、伙计,虽没有资本顶“银股”(资本股),却可以用劳动顶“身股”(劳力股),伙方的身股按期和财东的银股一起参与分红。
  3.从业学徒制。晋商学徒的录用和培养有一套严格的制度。学徒培训内容包括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方面。一般为期三年的学徒培训中,业务方面要学习一个商人所应该具备的所有业务技能;道德培训则是灌输学习一个合格商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。
  4.财务管理科学。晋商账簿门类完备、分目科学、登记详密。其内容形式多达几十种,常见的账目有记录商号开办时东伙合同、股利分配的“万金账”,庄间往来汇款的“流水账”,记活期存款的“浮账”,此外还建有汇兑账、存款账、放款账、各地往来账、本埠往来总账等。
  5.号规铺规严密。晋商号规严密,无论经理、伙计、学徒,均须严格遵守。晋商号规制度的严密,保证了其业务的运营和健康发展。
  四、晋商的商业谋略
  晋商商海搏击的成绩斐然,与其经营谋略得当有很大关系。晋商总结和创造了一套成功的经商理念,经商时审时度势,重视信息,灵活机动,诚实守信,薄利多销,慎待相与,俭约自律。
  1.审时度势。战国大商人白奎论及经商之术时说: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”,晋商亦深谙此道。山西商谚称:“囤得应时货,自有赚钱时”。晋商在商战中善于出人不意,面对复杂的形势,不失时机地对商情作出正确判断。
  2.重视信息。“买卖赔与赚,行情占一半”。由于晋商重视行情信息,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能及时调整经营的项目角度,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当时的市场商情、政治军事、工农业生产、甚至社会风波和政界变动也都在其了解的范围之内。
  3.灵活机动。晋商经商灵活机动,因地制宜,组织货源有针对性,营销方式灵活,常根据消费者的市场要求,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的经商策略,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改进经营货品及营销方式,实现购销两旺、互利双赢。
  4.注重信誉。“售货无诀窍,信誉第一条”。晋商认为诚实守信是经商长久取胜的基本因素,在经营中对待顾客、商家,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。销售商品做到不缺斤短两,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。
  5.团结互助。晋商主张稳妥经商、慎待相与。所谓“相与”就是有业务往来的商号。晋商主张团结互助,“相与”关系一旦建立起来,则业务上多方支持,提供方便,而且是善始善终,扶持到底,体现出重道义、讲情谊、患难与共的商业合作精神。
  6.俭约自律。晋商遵循着“奢而不孙,俭则固”;“勤俭为黄金本”的古老信条,继承了山西人俭约自律的传统风尚,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主张凡事不过分,不做法外生意,“日用务存节俭心,操持务存含忍心”,两句普通的晋商格言,道出了晋商典型的处世之道。
  五、晋商的精神表现
  晋商思想超前,勇于开拓,不断创新,有强烈的进取精神;敬业务实,管理有方,公平经商,有高度的商业诚信精神;崇尚和谐,相互扶持,同舟共济,具有令人感佩的群体精神。进取精神、诚信精神和群体精神,是晋商精神表现的三个重要方面。
  1.晋商的进取精神。晋商创业不畏艰辛,坚忍不拔,肩挑负贩,白手起家,有强烈的创业意识。其由贩盐而商贸百物,由内商而垄断边疆贸易,由单纯经营而兼营金融汇兑,一步一层楼,一步一层天,反映出超乎寻常的进取精神。
  2.晋商的诚信精神。晋商重视商誉,主张见利思义,不取不义之财,树立了一种先义后利,以义制利的义利相通观,并以此作为经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。讲信用,重承诺,以诚信重义作为商人处世的立业之本。
  3.晋商的群体精神。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崇尚和谐,济困扶贫,主张同舟共济,重视发挥群体的力量。早在明朝晋商发展时期,各地晋商就组织行帮,订立行规、建立会馆、相互扶持,合法维护商业秩序和经营权益。
  六、晋商的金融业绩
  晋商经营金融业有十分悠久的历史。清代道光年间,晋商创立了经营汇兑银钱业务的票号,树立了中国金融业的里程碑。晋商开设的票号曾辉煌一时,金融网络遍布国内,还把票号开到了海外。鼎盛时期,晋商票号左右着全国的金融市场,掌握了国家的财政命脉,执掌中国金融业之牛耳,晋商票号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山西太谷,被西方人称为“中国的华尔街”。晋商在经营金融业方面多有创造,文献证实,经营城镇工商业存款、放款业务的账局,就是晋商的发明。
  七、晋商的历史文化
  晋商崇尚文化,仰慕文明,以雄厚的商业财富为依托,建设和建立起一座座文化的丰碑及精粹之作。丝弦悦耳、余音绕梁的晋剧晋曲;防身健体、蕴含着深邃中华哲理的山西武术;流光溢彩,充满着生活情趣的民间社火;堪称传承中国建筑文明的晋商住宅大院;每一样都与晋商有联系。非凡的晋商,扶植和养育出非凡的晋商文化。
  探寻晋商足迹,弘扬晋商精神。在新时期两个文明及和谐世界的构建中,晋商人文思想中的闪光成分,仍可起到他山之石的借鉴作用。让我们今天的山西商人在继承与发扬晋商的优秀传统中,谱写出新晋商的辉煌篇章来。